看懂中国画丨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山水画作,您知道是哪幅吗?-当前报道

来源:顶端新闻 时间:2023-06-07 13:54:02
《游春图》

《游春图》是隋朝展子虔仅存的作品,绢本、青绿设色,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“展子虔游春图”六个字,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。距今已有1400多年,素有“天下第一画卷”的美称,更有人称它是“国宝中的国宝”。


【资料图】

中国古画有多绝?

河南春晚上,《唐宫夜宴》被编排成舞蹈表演,引人入胜,掀起了传统文化热潮;

《梦华录》的永安楼月宴中,《捣练图》和《簪花仕女图》等名画得到真人复刻,每一帧都充满美感。

而一幅《韩熙载夜宴图》更是让人仿佛回到唐朝皇家盛宴中,欣赏音乐、观看舞蹈、休息片刻、吹奏清音,在这场精美生动的晚会中尽情享受。

以上还只是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”中的几幅而已。

几千年来,中国美术创作源远流长、承袭有序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,并呈现出无数惊艳之作。

那么多国宝珍品,到底应该怎么欣赏?

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卷——展子虔所作的《游春图》。

青绿无尽——青绿山水的细分

说《游春图》就得先说青绿山水,因为从目前的山水画迹来看,青绿山水的鼻祖当推展子虔。

众所周知,山水画分为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两大类。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、写意、兼工带写。从设色技法上又可以分为青绿山水、浅洚山水、水墨山水。

青绿山水又分为大青绿、小青绿、金碧山水、没骨青绿和泼彩青绿。

大青绿山水多在熟宣或绢上绘制,石面以石青石绿着色,点苔用汁绿,石根淡赭色,几乎没有皴擦,大部分都是勾勒轮廓。设色浓,装饰性强。

小青绿山水是以水墨为底薄施青绿,以墨色为主加花青、赭石以及藤黄。设色的清新淡雅,较之大青绿多笔墨的皴擦。

金碧山水是以大青绿为基础,在山石轮廓上勾泥金,呈现出富丽堂皇、金碧辉映的感觉。

浅洚山水就是淡着色山水,是在水墨山水的基础上略加把控。颜色以赭石为主,即淡红色调,多用于画秋景。

没骨青绿是指直接用色画主体,没有轮廓线。

而泼彩青绿严格意义上讲泼彩不能称为青绿山水,可以称作青绿的延伸。

青绿山水画始于魏晋南北朝,传说在黄帝时“造山写形”就已初现端倪。

晋时正式创立,顾恺之《庐山图》《雪霁望五老峰图》(皆已失传),是这一时期山水画代表作。而隋朝展子虔所绘《游春图》则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青绿山水画。

当然,见过《游春图》真迹的人,第一印象一定是绢面灰黄老旧,色彩饱和度极低。虽然同属“青绿”山水,但和景物粲然的《千里江山图》相比,完全是“两幅面孔”。

这是因为《游春图》虽然是使用了石青、石绿等矿物颜料的“大青绿”山水,但是因为颜色涂得太薄,整幅画面看起来都是灰蒙蒙的蓝绿色调。因此和只用了花青、汁绿的《洛神赋图》中的山水十分相近。

但,不同的是,《游春图》虽然笔墨稚拙、山石和树木的表现也并不自然,但和保存了六朝原貌的《洛神赋图》《女史箴图》(宋摹本)相比,已不再是水不容泛,人大于山。

山石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,山体结构、比例更加合理,山石的勾线也显示出了提按,不再是《洛神赋图》中那样均匀的线条。

难怪《宣和画谱》会评说:“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,故咫尺有千里趣。”

何以青绿——展子虔《游春图》

展子虔以巧妙的经营和丰富的色调,画出了春光明媚的湖山景色。一片江南烟水,翠油葱茏,春波荡漾,表现了山川的美丽和辽阔,给人一种“人在山中游,马在道上走,岸边有桃花,水中有行舟”的立体感。

《游春图》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此图是目前可知展子虔的唯一传世作品,是窥见隋画面貌的仅存画卷,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画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卷。

展子虔用青绿重着色生动地描绘了明媚的春光和士人、贵族们在青山秀水中纵情游乐的情景。

画上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拂过湖面,澄碧的春水泛起粼粼的细波,杂花生树点缀着山野郊原、平林村落。绯红色的桃花散缀枝头散发着醉人的芬芳,与绿树青山相映成趣。

堤岸曲径,逶迤地通向茂林幽谷的深处,三三两两的行人游春赏花于其间,有的策马而游,有的静立而观,有的与湖心舟船上的仕女相为呼应。高远处烟云飘渺,青山白云流辉相映,似在仙境。

画作布局为“一河两岸”式,画面开合有度,中间碧波荡漾的河水和两岸起伏耸峙的山峦遥相呼应。山峦在画面左右一轻一重,两边坡岸互相咬合错落,形成完美的“S”律动,让静止的画面一下活了起来,丝毫不显呆板。

一条大河从画面中间流过,自左上流下中间,水面宽阔,微波皱起,湖面有游艇轻泛,三四人物点缀其间。波光粼粼的绘画效果,从画面底部蔓延上来,水岸分离,又消失于中上部与天空相接,营造出水天一色、浩渺无边的意境。人马舟船作为点缀,虽细小如豆,但笔法流利,形态毕现。

技法上,以青绿设色,单线勾勒,山脚用泥金,显得“富丽堂皇”。繁花和远山上的树丛则直接用色点染,朴拙而真实地描绘了自然春色,重叠的山冈、平远的河水构成了全图“远近山川、咫尺千里”的效果。

松树虽然没有树干的皴法,只是用赭石填色,松树的枝干没有画松针,也只是用重一点的石绿染色,树木排列简单,没有有远近关系的穿插。但也已不是之前人大于山的状况了,这也证明了山水画由此从幼稚逐渐走向了成熟。

画中,游春的男女纷纷涌向山间水湄,他们有的骑马伫立水滨,有的乘船泛于水中,有的在岸上迟疑不进,有的望春波翘首待渡,增添了画面的欢快气氛。展子虔运用了粉托手法使这些人物显得格外醒目,就好像是画龙点睛一样,一下便凸现了游春的主题。

《游春图》自581年问世,迄今1400多年,期间辗转流传却都在国人手中,直到1946年,它被溥仪带出皇宫,被古董商人马霁川低价购得,准备倒卖国外、获取暴利。

张伯驹先生得知此事后,倾家荡产将其购得,并于1952年,与陆机《平复帖》等一批国宝级书画文物无偿献给了国家。

去年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中,《游春图》曾一展风姿,只是不知当时为它停留驻足的人,有多少还记得那个开创中国独立山水画的“唐画之祖”展子虔,和那个倾家荡产保下它的民国公子。#博物馆顶好玩## 顶端作家造星计划 ##顶端精读##国粹#

END

一幅画作,一个故事;一篇书法,一种心境。方寸之内,黑白之间,画身边风景,书生活滋味。

X 关闭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非净水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