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谷啼播春暮日,栽插种管事繁多。
【资料图】
谷雨之后,雨水增多,万物生机盎然,对于农民来说,正是播种希望的关键时候。连日来,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各农业生产基地抢抓农时,拉开了“水上春耕”的序幕。
“一棵菜” 做大“一方人”
走进南通强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黄瓜生产基地,生机盎然,一排排架子上黄瓜苗鲜嫩水灵。在5000多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和9个标准化智能阳光生产大棚里,更让人感觉新鲜的是,黄瓜生长不用土,浇菜用的还是纯净水。基地在4月22日第二届江苏省“好黄瓜”品鉴推介活动上,荣获推介会“十大好基地”称号。
绿油油的黄瓜苗被放在了离地1米高的塑料苗床上,每个苗床都连通着一个管道,管槽输送的营养液一刻不停地在苗床上潺潺流动。没有土壤,菜苗的根须被直接浸泡在营养液中,干净清爽。
“黄瓜根系浅,吸水吸肥能力弱,土壤板结,土壤温度过高,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根系不生长。这种立体水培种植模式,利用智能化循环系统,能源源不断地为蔬菜供应养分,既生态环保,又节约成本。”刘志文介绍,相比传统的种植模式,水培种植模式省略了翻地、整地、施底肥等环节,可实现全天候不间断播种移栽和收获,每年可种植3茬,产量明显优于土培种植。
“我们的水培蔬菜是在室内进行种植的,周边种植环境和种植水源干净卫生,无杂草及病虫害,因此不需要使用农药和化肥,这使得我们今年的黄瓜早早被外面的公司预订一空。”刘志文高兴地说。
近年来,海门以提高蔬菜质量效益为目标,“绿色、优质、高产、高效”为轴线,建成了百卡弗、乐番天、强盛三个水培蔬菜科技示范基地,主要种植生菜、青菜、苦苣、韭菜等蔬菜,种植面积近100亩,应用水肥运筹智能化、环境调控自动化、病虫害防控绿色化等技术实现生产效益高效化,进一步激发现代农业增产增效潜能。
“一只虾”带富“一丘田”
俯瞰海门港新区轧西村稻虾谷基地,稻虾田被纵横的阡陌分割如棋盘,一块块方格中,水波微漾,浅草初绿。
“你看我们的虾苗长得多好,这些都是从盱眙进引进的,下个月就可以陆续上市了。”一谈起龙虾养殖,轧西村党总支书记黄袁龙滔滔不绝。轧西村位于海门港新区西南部,辖区耕地面积2873亩。
“田还是那块田,变的是种田的理念。现在“稻虾模式”的收益要比单纯种水稻的收益要提高三倍以上。”黄袁龙介绍,2022年他经过调研发现,小龙虾市场整体需求量很大,且稻虾基地的养殖模式在启海地区也没有大面积推广。在洞察到这个商机后,黄袁龙随即前往盱眙农校创业学院对龙虾养殖进行了系统学习。
去年4月,轧西村通过土地流转划定了100亩土地做稻虾轮作试验,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。基地在保证每年一季粮食作物种植的基础上,上半年养龙虾,到6月龙虾养殖完成后,就把虾塘里的水排出去,进行晚稻种植。
在黄袁龙看来,“稻虾共生”不仅不会影响粮食生产,反而对粮食生产有利。稻子收割后,剩下的稻草在水里腐烂发酵,可为小龙虾提供饲料。而小龙虾排出的粪便,又能为此后种植水稻提供肥料。通过稻虾轮作,可以实现“一水两用,一田多收,稳粮增效,粮渔双赢”的生态经济双赢。
“去年我们仅一茬小龙虾收入就有40多万元,今年我们准备养两茬虾苗,预计今年纯收入能超80万元。”黄袁龙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。目前基地带动十余人的就业问题,而且周边50多户村民跟着搞起了“稻虾”模式。
“一条鱼”游活“一池水 ”
4月21日一早,在包场镇国营水产养殖场,工人们正忙着抽样测量鱼苗长度,将鱼苗称重、记录。随后,一桶桶鱼苗被装车,跟着前来购苗的养殖户前往“新家”。
基地负责人俞明像往常一样,早早来到鱼塘测量水中氧气含量,察看鱼苗进食、探头等动态……这是他一年四季每天早上的必修课。
“今年餐饮消费市场很火爆,推动‘一条鱼’产业发展,我们的鱼苗很受市场青睐,很多客户已提前预订了,一点不愁卖。”俞明介绍。基地目前主要培育白鲢、草鱼、鳊鱼、乌青、黄鲢等品种鱼苗,是启海地区最大的鱼苗繁育基地。
阳光照耀在鱼塘上,波光粼粼,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。俞明舀起一勺鱼饲料用力撒向鱼池,池中的鱼竞相抢食,激起一朵朵水花。
4月,是鱼苗培育的关键期,受近期昼夜温差大、天气变化频繁、真菌细菌感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,如何确保春季鱼苗顺利成活,是“水上春耕”的关键。最近,俞明加大了鱼苗供氧量和饲料量投发,以增强鱼苗的抵抗力。“目前,我们鱼苗饲料只有豆浆,一天两顿,多的时候一天要消耗掉300多斤黄豆,这使得鱼苗品质得到保证。”俞明介绍,今年基地计划培育各类鱼苗1300万尾,预计能有20多万元纯收入。
海门境内水系发达,水资源丰富,全区现拥有水产养殖面积约5.4万亩。近年来,海门大力发展生态渔业,产业结构有了很大调整,河蟹、青虾、小龙虾和罗氏沼虾等已成为海门水产养殖特色品种;以罗氏沼虾为主的池塘混套养、大规格河蟹养殖也成为海门渔业生产的新亮点。(杨礼庆杨阳)
[编辑:张檬檬]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非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